2023文学狂想年
1. 翻译
承接2022年所读,开始涉及翻译,这有老一辈翻译家的影响,再加上了解到许多翻译的好处,当然也带私心——将来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。几首诗歌、几篇文章,还有一本《再会,契普斯先生》,这是最初的尝试。
2. 四巨人
由于选课失误,23年春季学期的我非常空闲,再加上兴趣使然,我开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。但这不是计划、目标,只是在潜意识下由着兴趣一点点地向它挪过身。首先是巨人们:莎士比亚、但丁、歌德、塞万提斯。对于莎士比亚,那时的目标是重读四大悲剧,因为它们我在高中读过了——借着中午短暂的时间站在新华书店的书架旁;阅读但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艾略特对其大加推崇,不过从图书馆借来厚厚的三本《神曲》(田德望译)后我也没想着一定要把它读完,并且当天它就被放在自习室的桌角闲置下来了,能把它读完纯属机缘。同教室来上课的一名女生见到《神曲》后问我是哪个专业的(两遍),我回答说它是课外书,由此我重新看向了那三本神曲(这个过程潜藏了一些微妙的情感)。读了两遍后我又买了英译本,边看边查词典,后来整个五一假期坐在教室翻译了前九章。我还萌生了学意大利语的想法,看完了一本语法书,但之后就搁置下来了。
3. 曼德尔施塔姆
遇见曼德尔施塔姆是在一本诗集里,里面有他的一首小诗,读后我又找来了他的诗选,但这时还处于漫不经心的状态,直到我读到“来吧,接住这沙子/我正把它从一只手倒向另一只。”这两行,当头棒喝,瞬间被惊醒,我对它的喜欢高于当时我读过的任何现代诗,由此我开始了认识曼德尔施塔姆的历程。
4. 卡夫卡
由于受不了了村上春树的风格,我在网上吐槽,一名网友推荐我读卡夫卡,于是我读完了他的小说全集。有人抱怨他一段文字长达数页,可这也是我读来痛快的地方,换段会打断那“谨慎、纠结”的文字(想法)。
5. 古希腊、古罗马
《伊利亚特》、《奥德赛》与《埃涅阿斯纪》的时代,战争还可以获取光荣,远航还可以遇到独眼巨人,帆船、利剑的生活不好于“穴居人”的现代?
奥维德的《变形记》是我一段时间的慰藉,天真并且亲近自然。由此我在暑假开始学习拉丁语,这次我能坚持三个月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选择的教材:Getting Started with Latin、Keep Going with Latin、Lingua Latina per se illustrata: Pars I familia Romana。前两本是一个系列,学完第一本后意犹未尽,又找代购买了第二本,我已经上传到了Z-library。它们提供了大量例句,我一遍遍地抄写,这重复我并不厌倦,因为我没人要服从,并且我非常喜欢例句的录音,有趣的句子连声音都带着笑意。第三本采取的是自然教学法,读它可以说是一种享受。
我承认,自己总是三分钟热度,意大利语、拉丁语,对它们的学习都已经搁置,秋季学期末我又开始学德语,希望今年能过德语四级。
罗马作品中还有独特的《高卢战记》,凯撒著。诚如西塞罗所言,如不穿衣衫的裸体般天生丽质,这让人想到古希腊赤裸的石像,我喜欢其语言的清澈与连贯。
6. 莎士比亚
对莎士比亚全集的阅读开始于12月,梁实秋译本,按照历史剧、喜剧、悲剧的顺序,抛开已读过的几部。历史剧除掉头尾两部外,完全是一个系列,有人吐槽权谋比不过中国,殊不知要权谋不如去看甄嬛传。